Tuesday, July 31, 2012

航空展華人拍照 FBI盯上


靜態的軍機展示,可近距離仔細觀察這些精良兵器,現場看到不少親子互動,相當有意思。(記者陳光立/攝影)
靜態的軍機展示,可近距離仔細觀察這些精良兵器,現場看到不少親子互動,相當有意思。(記者陳光立/攝影)
聖地牙哥航空展,老中青三代戰機精銳盡出,訴說著美國國力強盛的淵源歷史,沒想到華人在現場拍照片也被FBI盯上,屢遭約談。(記者陳光立/攝影)
聖地牙哥航空展,老中青三代戰機精銳盡出,訴說著美國國力強盛的淵源歷史,沒想到華人在現場拍照片也被FBI盯上,屢遭約談。(記者陳光立/攝影)
聯邦調查局(FBI)針對特定族裔緊迫盯人,部分民眾被頻遭約談不堪其擾,律師表示,美國法律保障民眾沉默的權利,對於FBI約談可拒絕。

曾任職奇異公司的某台灣籍航太工程師,專研飛機發動機引擎,年前應邀赴中國大陸演講兩次後,就頻遭FBI約談,其家人、朋友也被FBI「邀請」,如此持續數月,全家人都十分厭煩,該航太工程師最後決定回台。
另一位來自台灣的黃姓電腦工程師,2009年10月和友人一同去看聖地牙哥航空展,拍了不少照片。第二天上班,有兩名白人男子到公司找他,出示證件自稱FBI探員,請他到附近麥當勞坐坐,喝杯柳橙汁;談了幾句,兩人就要求他把在航空展所拍照片拿出來。
黃姓工程師受到驚嚇,「他們竟然知道我去看航空展」,他害怕自己被跟蹤,而且「眼前兩個人是不是真的FBI也不知道,又沒看過FBI的證件。」最後他採取合作態度,因照片沒有帶在身上,便和探員另約時間把照片交出來。
FBI探員看過黃姓工程師所拍的照片後,似乎認為沒有可疑之處,也把照片都還給他。原本以為這樣就沒事,但之後卻續遭約談,而且找上門來的每次都是不同的探員,前後持續約一年之久,令他不堪其擾。
黃姓工程師自2009年起,由公司贊助申請綠卡,迄今兩年多,一直卡在背景資格審查,他十分擔心與此有關。
移民律師周正烜表示,僅遭FBI約談、沒有刑事案底,應不構成背景調查不通過的條件。以黃姓工程師的情況來看,並不能確定背景資格審查未過和遭FBI約談有直接關係。但民眾如果遇到類似情況,認為自己的綠卡申請被不合理拖延,可以尋求司法途徑解決。
移民律師黃子虔有多次代客控告移民局不合理拖延申請的經驗,他強調,訴諸司法「只是要求移民局攤牌,不是要求移民局給你綠卡」;「有沒有案底,自己最知道,民眾決定提告之前想清楚,如果確定自己沒有問題,就可以告。」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指出,FBI有對特定族裔有特別監視的現象,並批評FBI此舉違反美國憲法第1、第4、和第14條修正案。FBI發言人拒絕評論此一說法。
今年4月間,中東移民聚集的底特律有四名回教徒,因不堪頻遭FBI約談而提起告訴。刑事律師鄧洪表示,其實不必到提告的地步,因為美國法律明文保障人民保持沉默的權利和請律師的權利,遇FBI約談可以拒絕,委請律師處理即可。就算是外國籍,只要合法居住在美國,就受美國法律的保護。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航空展華人拍照 FBI盯上 

I



Friday, July 27, 2012

斯伟江:黔山点点愁

我送给青石律师的话,其实也是与之共勉的: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地球上本不是天国。我国司法陋习的惯性是相当强大的,多年体制内的洗脑,也是卓有成效的。虽然,立法上大有进步,但92年以后,我也办过几年刑事,深切感到,现在的冤案远远多于当年,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有司用力过猛,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媒体发达,曝光多了,也是原因。律师坚守程序正义,而不追求最后结果。深情不寿,反受其累。看得到问题,也得看到希望。这一段生机,其实孕育在严冬之中。   如今的社会,体制内外,或夜夜春风沉醉,遇酒呵呵。或置身事外域外,冷眼旁观。更多的,是与时浮沉。当有风度的黎崇刚沉重叹息,我真是冤呐!离开法庭时转身说,法官万岁,检察官万岁时,不知能否打动大小齿轮坚硬的心?   接受现实,从现实出发,爱恨之余,更要看到民智已开,立法有进步,惟执行举步维艰。有志者,当恪守本职,日拱一卒,坚持不懈,促成共识。当某天,于黔山,你忧心,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莫断魂,天下事,当其下坠,非落底,不反弹。你想看朝阳,不妨等明早。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fzyj/article_2012061962159.html +=+=+=+=+=  失去基本监督的权力肆意妄为,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基层司法领域,确实已经掉进了“犯错易如下水,纠错难似登天”的制度陷阱。如果中国顶层掌权阶层放任基层官员胡作非为,则基层社会平稳的秩序走上快速解体的局面,不过是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前景。  黎庆洪案若真如陈有西律师所言,是贵阳一帮沦丧了执政起码良知的官员,为了掠夺民营企业资产,已经开始无所不为,而此案走入歧途的趋势亦不被纠正,无疑将预示着中国各地接二连三出现一次次对民营企业的掠夺风潮,会快速进入难以遏止的糟糕局面。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fzyj/article_2012060961541.html

Thursday, July 26, 2012

Lost In Translation (an FBI story in 60 minutes)

http://www.cbsnews.com/2100-18560_162-526954.html
This is the story of hundreds, if not thousands, of foreign language documents that the FBI neglected to transl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Sept. 11 attacks -- documents that detailed what the FBI heard on wiretaps and learned during interrogations of suspected terrorists. 

Sibel Edmonds, a translator who worked at the FBI's language division, says the documents weren't translated because the division was riddled with incompetence and corruption

Edmonds was fired after reporting her concerns to FBI officials. She told her story behind closed doors to investigators in Congress and to the Justice Department. Most recently, she spoke with the commission investigating the Sept. 11 attacks. 

She first told Correspondent Ed Bradley her story a year after Sept. 11.

Because she is fluent in Turkish and other Middle Eastern languages, Edmonds, a Turkish-American, was hired by the FBI soon after Sept. 11 and given top-secret security clearance to translate some of the reams of documents seized by FBI agents who have been rounding up suspected terrorist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Edmonds says that to her amazement, from the day she started the job, she was told repeatedly by one of her supervisors that there was no urgency,- that she should take longer to translate documents so that the department would appear overworked and understaffed. That way, it would receive a larger budget for the next year.

"We were told by our supervisors that this was the great opportunity for asking for increased budget and asking for more translators," says Edmonds. "And in order to do that, don't do the work and let the documents pile up so we can show it and say that we need more translators and expand the department."

Edmonds says that the supervisor, in an effort to slow her down, went so far as to erase completed translations from her FBI computer after she'd left work for the day.

"The next day, I would come to work, turn on my computer, and the work would be gone. The translation would be gone," she says. "Then I had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and retranslate the same document. And I went to my supervisor and he said, 'Consider it a lesson and don't talk about it to anybody else and don't mention it.'

"The lesson was don't work, and don't do the translations. ...Don't do the work because -- and this is our chanc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eople here in this department."

Edmonds put her concerns about the FBI's language department in writing to her immediate superiors and to a top official at the FBI. For months, she said she received no response. Then, she turned for help to the Justice Department's inspector general and to Sen. Charles Grassley, whose committee, the Judiciary Committee, has direct oversight of the FBI.

"She's credible," says Grassley. "And the reason I feel she's very credible is because people within the FBI have corroborated a lot of her story."

The FBI has conceded that some people in the language department are unable to adequately speak English or the language they're supposed to be translating. Kevin Taskasen was assigned to Guantanamo Bay in Cuba to translate interrogations of Turkish-speaking al Qaeda members who had been captured after Sept. 11. The FBI admits that he was not fully qualified to do the job.

"He neither passed the English nor the Turkish side of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says Edmonds. 

Critical shortages of experienced Middle Eastern language translators have plagued the FBI and the rest of the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 for years. 

Months before the first World Trade Center bombing in 1993, one of the plotters of the attack was heard on tape having a discussion in Arabic that no one at the time knew was about how to make explosives - and he had a manual that no one at the time knew was about how to blow up buildings. None of it was translated until well after the bombing, and while the FBI has hired more translators since then, officials concede that problems in the language division have hampered the country's efforts to battle terrorism.

According to congressional investigators, this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the inability to prevent the Sept. 11 attacks. The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reported that the FBI had expressed concern over the thousands of hours of audiotapes and pages of written material that have not been reviewed or translated because of a lack of qualified linguists.

"If they got word today that within, in a little while, the Hoover Dam was going to be blown up, and it takes a week or two to get it translated, as was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is department, you know, you couldn't intervene to prevent that from happening," says Grassley. 

In its rush to hire more foreign language translators after Sept. 11, the FBI admits it has had difficulty performing background checks to detect translators who may have loyalties to other governments, which could pose a threat to U.S. national security. 

Take the case of Jan Dickerson, a Turkish translator who worked with Edmonds. The FBI has admitted that when Dickerson was hired, the bureau didn't know that she had worked for a Turkish organiza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the FBI's own counter-intelligence unit.

They also didn't know she'd had a relationship with a Turkish intelligence officer stationed in Washington who was the target of that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Edmonds, Dickerson tried to recruit her into that organization, and insisted that Dickerson be the only one to translate the FBI's wiretaps of that Turkish official.

"She got very angry, and later she threatened me and my family's life," says Edmonds, when she decided not to go along with the plan. "She said, 'Why would you want to place your life and your family's life in danger by translating these tapes?'"

Edmonds says that when she reviewed Dickerson's translations of those tapes, she found that Dickerson had left out information crucial to the FBI's investigation - information that Edmonds says would have revealed that the Turkish intelligence officer had spies working for him inside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and at the Pentagon.

"We came across at least 17, 18 translations, communications that we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ongoing investigations of these individuals," says Edmonds. "She had marked it as 'not important to be translated.'"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did she leave out of her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o obtain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nd intelligence secrets," says Edmonds. 

She says she complained repeatedly to her bosses about what she'd found on the wiretaps and about Dickerson's conduct, but that nobody at the FBI wanted to hear about it, not even the assistant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He said 'Do you realize what you are saying here in your allegations? Are you telling me that our security people are not doing their jobs? Is that what you're telling me? If you insist on this investigation, I'll make sure in no time it will turn around and become an investigation about you,'" says Edmonds. 

Sibel Edmonds was fired. The FBI offered no explanation, saying in the letter only that her contract was terminated completely for the government's convenience.

But three months later, the FBI conceded that on at least two occasions, Dickerson had, in fact, left ou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rom her translations. They say it was due to a lack of experience and was not malicious.

Dickerson quit the FBI and now lives in Belgium. She declined to be interviewed, but she told The Chicago Tribune that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her are preposterous and ludicrous. Grassley says he's disturbed by what the Dickerson incident says about internal security at the FBI.

"You shouldn't have somebody in your organization that's compromising our national security by not doing the job right, whether it's lack of skills or whether it's intentional," says Grassley. 

Does the Sibel Edmonds case fall into any pattern of behavior, pattern of conduct, on the part of the FBI?

"The usual pattern," says Grassley. "Let me tell you, first of all, the embarrassing information comes out, the FBI reaction is to sweep it under the rug, and then eventually they shoot the messenger."

Special agent John Roberts, recently retired as a chief of the FBI's Internal Affairs Department, agrees. And while he is not permitted to discuss the Edmonds case, for the last 10 years, he has been investigating misconduct by FBI employees. He says he is outraged by how little is ever done about it.

"I don't know of another person in the FBI who has done the internal investigations that I have and has seen what I have, and that knows what has occurred and what has been glossed over and what has, frankly, just disappeared, just vaporized, and no one disciplined for it," says Roberts. 

Despite a pledge from FBI Director Robert Mueller to overhaul the culture of the FBI in light of 9/11, and encourage bureau employees to come forward to report wrongdoing, Roberts says that in the rare instances when employees are disciplined, it's usually low-level employees like Edmonds who get punished and not their bosses.

"I think the double standard of discipline will continue no matter who comes in, no matter who tries to change," says Roberts. "You, you have a certain, certain group that, that will continue to protect itself. That's just how it is."

Has he found cases since Sept. 11 where people were involved in misconduct and were not, let alone reprimanded, but were even promoted? Roberts says yes. 

"That's astonishing," Bradley told Roberts. "You would think that after 9/11, that's a big slap in the face. 'This is a wake-up call here.'" 

"Depends on who you are," says Roberts. "If you're in the senior executive level, it may not hurt you. You will be promoted."

Last month, the FBI took the highly unusual step of retroactively classifying information it gave to Congress two years ago about the Sibel Edmonds case. 

As for the FBI's language division, the bureau says it has dramatically beefed up its translation capabilities.

Monday, July 23, 2012

Jimmy Chu was mistreated

17歲時在學校打架的華裔子弟朱志渝(Jimmy Chu),被控以致命武器攻擊及參加幫派,因家貧無錢請私人律師,先後被關押在洛縣中央青少年監獄和中央男子監獄兩個多月。但監獄生涯讓他從此立下做一名刑事辯護律師的志向,2007年考入伯克萊加大法學院,後成為洛縣公設辯護律師(public defender),決心「終身做一名刑事公辯律師,為弱勢階層辯護,永遠不會指控別人」。如今他也是亞裔青少年中心(Asian Youth Center,AYC)董事會成員,幫助更多亞裔子弟。

朱志渝八個月大時被父母帶來美國,和許多新移民家庭一樣,父母同時兼做餐館洗碗工、電話公司銷售員等多分工作,只為給兒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朱志渝在蒙市念完小學、中學,成績優異,但進入叛逆的青少年時期,他漸漸結交上「一些不太好的朋友」,開始學會抽菸、打架。望子成龍的父母將他送到亞凱迪亞高中就讀,希望他順利升入大學。

 1999年,17歲的朱志渝在學校和同學一次打架,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說,「警察介入調查打架案,當時我完全沒有用武器,赤手空拳,但因為我的亞裔臉孔,警察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功夫或者跆拳道。因為朋友當中有個別幫派分子,我也被認定是幫派分子,警察報告對我的最終判定是跆拳道黑帶級的華青幫成員。」 

朱志渝被從青少年法庭轉入成人法庭受審,家裡支付不起昂貴的律師費,只能求助於公辯律師,最終認罪獲刑三年,期間他先後被關押在青少年監獄和洛縣中央男子監獄兩個多月,這段經歷猶如噩夢。「進到監獄第一晚沒有闔眼,腦子裡就想著這一生就此毀了。但在監獄裡,他也立下志向,要做一名刑事辯護律師,為人辯護清白。

 在中央監獄關押了三周後,經濟拮据的父母賣掉家中唯一房子,拿出2萬元將朱志渝保釋出來。出獄後他拿到足以進名校的SAT高分成績單,卻因課程中斷、學分不夠,無法立即申請大學,在聖安東尼山社區學院補足學分後,2002年朱志渝轉學到洛杉磯加大歷史系法學預科,2007年考入柏克萊加大法學院,專攻刑法。2010年朱志渝和父母一起參加完法學院畢業典禮,母親抱著他潸然淚下。 

畢業後,朱志渝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為私人律師事務所的高薪待遇所吸引,而是選擇投考洛縣刑事公辯律師,如今同學聚會,「我的收入只有同學的三分之一,但他們都羨慕我,做著這麼快樂的工作」,這分工作也是他決心終身投入的事業。 朱志渝也熱心社區服務,去年更獲推薦擔任AYC董事,與資深執法人員、法律專家為更多亞裔子弟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hof/19514432/article-華裔公辯律師-昔日階下囚?instance=hof-misc

Saturday, July 21, 2012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内容:
  序 言
  鉴于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鉴于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蔑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而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已被宣布为普通人民的最高愿望,
  鉴于为使人类不致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对暴政和压迫进行反叛,有必要使人权受法治的保护,
  鉴于有必要促进各国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鉴于各联合国国家的人民已在联合国宪章中重申他们对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以及男女平等权利的信念,并决心促成较大自由中的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鉴于各会员国业已誓愿同联合国合作以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
  鉴于对这些权利和自由的普遍了解对于这个誓愿的充分实现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因此现在, 大会, 发布这一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以期每一个人和社会机构经常铭念本宣言,努力通过教诲和教育促进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并通过国家的和国际的渐进措施,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各会员国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辖下领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认和遵行;

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第二条
  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并且不得因一人所属的国家或领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国际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区别,无论该领土是独立领土、托管领土、非自治领土或者处于其他任何主权受限制的情况之下。
  
第三条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第四条
  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
  
第五条
  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第六条
  人人在任何地方有权被承认在法律前的人格。
  
第七条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护,以免受违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视行为以及煽动这种歧视的任何行为之害。
  
第八条
  任何人当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
  
第九条
  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拘禁或放逐。
  
第十条
  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
  
第十一条
  一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
  二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或不行为,在其发生时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罪者,不得被判为犯有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适用的法律规定。
  
第十二条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第十三条
  一 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
  二 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
  
第十四条
  一 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以避免迫害。
  二 在真正由于非政治性的罪行或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而被起诉的情况下,不得援用此种权利。
  
第十五条
  一 人人有权享有国籍。
  二 任何人的国籍不得任意剥夺,亦不得否认其改变国籍的权利。
  
第十六条
  一 成年男女,不受种族、国籍或宗教的任何限制有权婚嫁和成立家庭。他们在婚姻方面,在结婚期间和在解除婚约时,应有平等的权利。
  二 只有经男女双方的自由和完全的同意,才能缔婚。
  三 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会单元,并应受社会和国家的保护。
  
第十七条
  一 人人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同他人合有的所有权。
  二 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
  
第十八条
  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第十九条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第二十条
  一 人人有权享有和平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二 任何人不得迫使隶属于某一团体。
  
第二十一条
  一 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
  二 人人有平等机会参加本国公务的权利。
  三 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权力的基础;这一意志应以定期的和真正的选举予以表现,而选举应依据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不记名投票或相当的自由投票程序进行。
  
第二十二条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这种实现是通过国家努力和国际合作并依照各国的组织和资源情况。
  
第二十三条
  一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二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三 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使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
  四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
  人人有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一 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
  二 母亲和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顾和协助。一切儿童,无论婚生或非婚生,都应享受同样的社会保护。
  
第二十六条
  一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二 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应促进各国、各种族或各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并应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
  三 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一 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二 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第二十九条
  一 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二 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
  三 这些权利和自由的行使,无论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得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第三十条
  本宣言的任何条文,不得解释为默许任何国家、集团或个人有权进行任何旨在破坏本宣言所载的任何权利和自由的活动或行为。

Monday, July 16, 2012

士可杀不可辱



今年北京市文科状元韩牧岑,秀气甜美,带着腼腆。电视节目主持人问韩的座右铭是什么,她回答:“我经常在课桌上刻一句话:士可杀不可辱。” ……

  - 焦国标 http://www.canyu.org/n53982c10.aspx

Friday, July 06, 2012

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月19日,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知道他是谁吗?1776年,他被推选为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要求宣言阐明的各项自由不仅适用于每一位美国公民,而且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的人: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不论出身、贫富或地位高低。政府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其主人。4月13日是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诞生269年纪念日。”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2070663244.html 罗斯福总统提出 四大自由(Franklin D. Roosevelt: The Four Freedom)     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根据租借法案,把必要的武器装备提供给那些总统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国家。由于战争逼近,他宣布了四项「人类的基本自由」这项宣布,被认为是关于美国人民准备为之奋斗的原则的最简要声明。被罗斯福称为四大自由的分别是:表达意见的自由,崇拜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免除恐惧的自由。 The first is 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 The second is freedom of every person to worship God in his own way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以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 The third is freedom from want, which, translated into world terms, means economic understandings which will secure to every nation a healthy peacetime life for its inhabitants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 The fourth is freedom from fear, which, translated into world terms, means a world-wide reduction of armaments to such a point and in such a thorough fashion that no nation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commit an act of physical aggression against any neighbor -- anywhere in the world. 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 >>点此进入:罗斯福:四大自由(Franklin D. Roosevelt: The Four Freedoms)全文MP3收听/视频收看页面<< http://www.52en.com/yy/html/20070716_001.asp

尼克松 比想象中更坏




早在水门事件曝光之前,秘密侦查、监听、入室行窃、政治破坏等手段就已经在尼克松政府里大行其道。 在其执政的5年半时间里,尼克松先后发动了5场“战争”



1974年4月29日,尼克松公布水门事件录音带的部分录音资料



1974年4月27日,华盛顿市民参加“弹劾尼克松”的游行




《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左)和鲍伯·伍德沃德



  1974年,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山姆·欧文发表最后一份调查报告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水门事件?”

  对此,尼克松政府的回答是:“那不过是一桩三流盗窃案。”

  表面看,似乎不错。1972年6月17日凌晨两点半,几名西装革履的窃贼戴着橡胶手套潜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被当场抓获。

  可两年后,正是因为这桩“三流盗窃案”,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辞职总统。

  在水门事件40周年之际,当年因揭发丑闻一举成名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和鲍伯·伍德沃德重新审视欧文的问题,给出他们的回答:“这是由尼克松本人一手领导、针对美国民主核心——宪法、自由选举体制、法治——的一次厚颜无耻、触目惊心的攻击。”

  两名记者称,越来越多的解密资料显示,早在水门事件曝光之前,秘密侦查、监听、入室行窃、政治破坏等下三滥手段就已经在尼克松政府里大行其道。在其执政的5年半时间里,尼克松先后发动了5场“战争”,充分暴露了一个事实:他比想象中更坏。

  

第一场“战争” 打击反越战运动

“该死的,去炸掉保险箱”

  尼克松的第一场“战争”是打击反越战运动。他认为,反战运动具有颠覆性,不利于他对东南亚指手画脚。1970年,他批准绝密的“休斯顿计划”,授权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军方情报机构对所谓“威胁国家安全”的个人加强电子监控,包括拦截邮件、入室行窃等。

  计划制定者、白宫顾问托马斯·查尔斯·休斯顿多次提醒尼克松,这些属非法行为,但总统置若罔闻。后来,还是因为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反对,此计划才未执行。胡佛的反对理由很简单:此类行动乃联邦调查局“专利”。

  尼克松并未罢休。1971年6月17日,他召见白宫办公室主任鲍伯·霍尔德曼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商议一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1968年处理停止对越轰炸事件的文件。霍尔德曼和基辛格均表示,可以就此问题为难约翰逊,但若要了解事件全貌,难度颇大。

  这时,霍尔德曼想起休斯顿曾说过,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有一份文件,非常符合他们的需要。但该学会与民主党关系密切,成员多为自由派,要想从他们手里拿点东西,恐怕不易。

  根据会谈录音,尼克松当时说:“鲍伯,还记得‘休斯顿计划’吗?可以执行了。我的意思是,去偷。该死的,直接闯进去,炸掉保险箱,拿到文件。”

  13天后,另一份录音资料显示,尼克松再次指示霍尔德曼和基辛格:“破门而入,搞到文件,明白吗?”

  第二天一早,他又说:“鲍伯,赶紧把布鲁金斯学会那件事办了,我要得到那只被炸毁的保险箱。”那天晚些时候,他再次催问:“谁去闯布鲁金斯学会?”

  不知何故,这次“破门而入”计划最终并未实施。

  

第二场“战争” 打压新闻媒体

“干掉所有记者”

  尼克松的第二场“战争”是打压新闻媒体。媒体孜孜不倦地报道美军在越南战场的失利以及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令尼克松很不爽。“休斯顿计划”遭胡佛否决后,尼克松另建了一支“特战部队”。

  代号“水管工”的行动小组由白宫法律顾问约翰·埃利希曼及助手埃吉尔·克罗赫领导,具体行动指挥是前中情局特工霍华德·亨特和前联邦调查局特工戈登·利迪。他们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让丹尼尔·埃尔斯伯格身败名裂。此人1971年将揭秘越战史的国防部文件透露给《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令尼克松暴跳如雷。于是,“水管工”小组潜入埃尔斯伯格心理医生的办公室,希望找到能抹黑他的材料。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基辛格在尼克松的默许下,于1969年授意联邦调查局对17名记者和白宫助理实施电话监听。1971年2月22日的录音资料显示,尼克松竟说过这样一段话:“短期来说,干掉所有记者,以独裁方式打眼下这场战争,岂不更简单?”

  5天后,他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托马斯·H·穆勒说:“媒体是敌人,敌人,懂吗?别真的帮那些杂种,绝不能,因为他们时刻准备把刀子刺进你的身体。”

  

第三场“战争” 打击挑战者

安插妓女色诱政敌

  尼克松的第三场“战争”是针对那些挑战他连任的民主党人。

  1972年初,尼克松竞选连任的“操盘手”约翰·米切尔与时任司法部长利迪见面。利迪出示了一份耗资100万美元、代号“宝石”的计划,目的是在即将开始的总统选举中开展监听和破坏活动。

  根据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报告和利迪1980年出版的自传,利迪用中情局提供的不同色板详细描述了计划内容:“钻石行动”是让行动队袭击和绑架反战人士;“煤炭行动”是资助民主党黑人女议员雪梨·奇瑟姆竞选总统,以便在民主党内制造种族和性别分歧;“猫眼行动”旨在对各位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实施监听;“蓝宝石行动”则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在迈阿密海滩部署游艇,安插妓女色诱民主党高层。

  米切尔拒绝了这个计划,并嘱咐利迪务必将其焚毁。3周后,利迪提交了一份“瘦身版”“宝石计划”,耗资50万美元,再遭拒绝。不过,最终,米切尔批准了一个25万美元的版本,内容包括通过窃听、入室行窃等手段搜集民主党人的情报。

  当时,尼克松认为民主党参议员埃德蒙·马斯基最有可能在大选中击败自己,于是行动队对其实施重点监控,至少有50人参与其中。总统竞选团队还收买了他的司机,每月支付其1000美元,以获得马斯基的竞选资料。

  尼克松的另一心头之患是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虽然他没有参加1972年大选,但显然会在选举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难保他不参加1976年大选。于是,行动队的一大任务是挖掘其私生活丑闻。1994年出版的《霍尔德曼日记》一书中写道,尼克松曾授意属下收集肯尼迪有失体面的照片,并散布到各大媒体。

  他们还在肯尼迪的安保团队中安插了退休特工罗伯特·纽布兰德,此人在尼克松任副总统期间做过其保镖。尼克松很高兴:“要是走运的话,我们会抓这个狗崽子一个现行,一举毁掉他的1976大选,那会很有趣。”

  

第四场“战争” 阻碍司法公正

“一定要给他们钱”

  水门事件涉案人员的被捕,引发了尼克松的第四场“战争”:阻碍司法公正。这是一场关于谎言和封口的战争,旨在掩盖一系列被米切尔形容为“白宫恐怖”的秘密行动。

  录音资料显示,1972年6月23日,就在“窃贼”被捕后的第6天,霍尔德曼提醒尼克松,一旦展开调查,“我们会陷入麻烦,因为联邦调查局并不受我们控制。”

  为阻止调查,米切尔制定了一个计划,让中情局向联邦调查局提出警告:如果不停止调查,将危害国家安全。尼克松批准了这一计划,并命令霍尔德曼召见中情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态度要强硬。他们怎么玩,我们也怎么玩。”

  另一段录音资料显示,1972年8月1日,就在《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揭露水门事件黑幕的当天,尼克松和霍尔德曼商议如何让被捕人员封口。“一定要给他们钱。”尼克松说。

  1973年3月21日,录音记录下水门事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场“交易”。尼克松和律师约翰·迪恩见面,迪恩汇报说,他们被亨特等被捕者“敲诈”了,更多人将“破坏誓言”,向调查者和盘托出真相。

  “你需要多少钱?”尼克松问。

  “未来两年里,估计得花100万美元。”迪恩说。

  “你可以得到这笔现金,”尼克松说,“我知道从哪里可以得到它,虽然不太容易,但可以办到。”

  迪恩当即要了12万美元,用于摆平亨特。

  之后,尼克松和霍尔德曼进入密室,商议如何弄钱。他们想了各种办法,比如白宫现有一笔35万美元的秘密现金;让牧师做掩护,把钱支付给被捕者;去拉斯维加斯或纽约赛马会洗钱;重组大陪审团,让被捕者受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保护。最终,他们决定,让米切尔赶紧去筹钱。

  

第五场“战争”淡化丑闻的意义

“我没有蓄意掩盖真相”

  尼克松的最后一场“战争”一直延续至今,即不遗余力淡化水门事件的历史意义,证明那不过是其总统生涯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尽管后来获得杰拉尔德·福特总统的豁免,但尼克松坚称自己没有参与任何犯罪行为。1977年接受英国记者戴维·弗罗斯特采访时,他承认自己让美国人失望了,但从未阻碍司法公正。“我没有蓄意掩盖真相,”他说。

  在1978年出版的《尼克松回忆录》中,他如此描述自己在水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我的行为和疏漏,尽管令人遗憾,可能也难以辩解,但绝不应受到弹劾。”

  12年后,他在《政治斗技场》中,否认了水门事件中针对他的多项指控。他否认自己曾下令付“封口费”给亨特等被捕者。但1973年3月21日的录音证明,他曾12次让迪恩付钱给被捕者。

  直至今日,他的一些老部下还在为水门事件辩解,称许多关键问题依然存有疑点。不管怎样,水门事件的历史评价已经无可辩驳。1974年夏,连共和党内部也对尼克松展开轮番攻击。

  7月24日,最高法院以8票对0票一致通过尼克松上交水门事件特别公诉人要求的秘密录音带。8名法官中,有3人是尼克松提名。

  3天后,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6名共和党人加入民主党阵营,以27对11的投票结果,建议对尼克松进行弹劾。

  8月,当弹劾几成事实,参议员巴里·戈登沃特联合一众共和党议员,宣布尼克松的总统生涯已经结束。“太多谎言,太多罪行。”戈登沃特如此感慨。

  参议院水门事件特别调查委员会在公布其最终调查报告时,77岁的主席、德高望重的宪法专家欧文,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水门事件?”

  他的回答是:总统及其助手的心中充满了“对政治权力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令他们对道德伦理、法律制度熟视无睹,将亚里斯多德的至理名言抛在脑后:政治的目的是至善。”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黯然辞职。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特约撰稿 尚之
http://www.nfpeople.com/News-detail-item-3260.html
日期:2012-07-02

小资料: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美国第36任副总统和第37任总统。1946年,律师出身的尼克松当选为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开始踏进政坛。1972年2月,他首次访华,成功打开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大门。1974年8月,他因“水门事件”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尼克松是美国史上唯一当过两届总统和两届副总统的人,但也是唯一一位于在位期间辞职的总统。退出政坛后,尼克松过着隐居式生活。他著有《尼克松回忆录》、《真正的战争》、《别再有越南》、《超越和平》等。1994年4月18日,尼克松在家中突患中风,22日在纽约康奈医疗中心逝世,享年81岁

Wednesday, July 04, 2012

美国对平民的司法援助 美国的民主


四月份搬新家没几个星期,就收到原房东来信,声称我室内脏乱,又损坏了的地毯,除了分文不退押金外,还要加付美元若干,威胁说如不按期付款,就要交付讨债公司云云。在美国,很多人听见讨债公司就发怵,那种死缠烂打的讨债方式甚是唬人,往往就是赶紧付钱了事。

我当时看了信很生气,我向来很注意房间卫生,对于房屋内部清洁和设施保护都非常在意,临搬家之前,还用了三天时间来清理,根本没有见到任何损毁之处。于是我当下就起草了一封回函,很有礼貌但是也态度很坚决地指出,我在搬家之前已经对室内状况做了录影和照相,如果你要索赔,请出示实物证据,否则就请马上退款,如果不回应,我会采取法律行动。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邮局,用专递把这封信寄给了房东。但是房东一直也没有正面回应。

说句大实话,此时此刻我也并不知道下一步具体如何是好。当时能想到的,就是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简单地搜索了一下,竟然发现在本州的民事纠纷中,房东--房客的各种纠纷竟然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这么多的纠纷是如何解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花了几天的时间作了专题的研究,一时间硕果累累,也算长了不少见识。首先本地有一些专门的民间组织,最大的有比如“房客联合会”和另外一家叫做“大地后盾”的组织,都可以提供房东--房客关系的法律知识咨询。根据统计,仅“房客联合会”去年一年之内就接到了三万多个电话咨询。同时还有一些全国性的民间组织如“美国志愿者”等,可以给市民提供免费律师咨询。而当地的律师协会也有专门的免费咨询服务时间。

于是我就随便打了其中一个联络电话,预约了与一位律师见面商谈。三天以后,我如约前往会见律师。寒暄几句之后,律师一边看我带去的材料,一边在上边勾勾画画。几分钟下来,果然是专业水准,直接就找出了几个破绽,然后告诉我,“这样的房东太贪心,没什么好客气的,上法院去告他”。我当时一听哈哈大笑,事实上这些规定我都已经查到了,来这里主要就是想跟律师核对一下。然后我告诉律师,除了上法庭,我还打算向市政府报告房东的若干违规问题,每项投诉都会罚款,而且罚款都会奖励给报告人,就是我自己。简而言之,不能仅仅跟房东争论有没有损失,还要抓他的小辫子,倒过来让他出点血,这是他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律师听罢也哈哈大笑,表示严重赞赏这种策略。

虽然这个时候我已经很清楚,按照法律规定,如果上法庭打官司,由于直接违反本地的法律,房东已经没有赢的可能性,拿回押金不是什么问题,但我突然心中转念一想,想要看一看美国这种民间法律援助机构如何运作。带着这个念头,我接着又预约了本地的律师协会和一家法律援助中心,试图看一看他们会如何援助一名想要从房东手里拿回押金的房客。首先见到的是律师协会的一位律师,高高大大的,就像那种美剧里常见的形象,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他先看了一下我带去的材料,然后就在上边做了一些注记,然后给我逐行解释。不出我的意料之外,他的建议也是上庭控告,拿回押金不成问题。我去过法庭,但还没有自己做过原告,于是顺便问了些上庭的问题。一看差不多谈了近一个小时,问了一下律师,是不是时间到了。律师回话说,没有时间限制,直到你没有问题为止。

最后是一家法律援助中心,专门处理这类房东—房客之间的纠纷。与前面不同之处,就是这种法律援助不仅仅提供律师咨询,而且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免费法律代理服务。也就是说,对于不熟悉法律的人士,可以交由这家中心来处理相关事务。进入会议室之后,我倒是被那场面吓了一跳。会议室里共计五个人在等我,一名律师,两名法学院的学生,两名法律助理。律师在问问题的同时,把我带去的材料分发给两名学生,让他们审查有无问题。言谈间,一名学生报告说房东方面有如下问题。律师一听,就在记录上花了个圈,直接告诉我,没什么好研究了,房东必须还钱。然后就告知等候在一旁的法律助理,“马上起草一份文件,根据州法,通知房东两周内全款还钱,否则就起诉”。两周之后,我收到那位法律助理的电话,得知她已经把房东退还的押金支票转寄到我的住处了。

可能有人此时会表示疑惑,这也就是私人的一点小事,何以能够和民主制度挂起钩来呢?然而在我看来,这样一件看似平平淡淡的小事里,反映出的却是美国社会关系里一些最基本的细节,而正是通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小节,才更能了解民主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及其对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对很多人而言,民主的高论似乎已经听的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能说上几大套理论,但究竟如何在现实中实施民主,基本上还都只是听说别人的家的故事了,没几个人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是好。虽然各种“顶层设计”“下层推动”的口号满天飞,“一人一票”的呼吁也已经很多年,但也实际上基本沦为纸上空谈,导致网路舆论中怀疑、反对民主的人也非常之多,从而使“民主”成为了一个非常令人混淆的概念。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提出,美式现行民主制度的最核心之处,不是选举,而是在于提供了一个利益冲突双方(或者多方)可以进行博弈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内,每一方的人身都是安全的,人格都是受到尊重的。但既然是博弈,就必然有输有赢,不可能皆大欢喜。因而民主制度并不能被用来做道德上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民主制度下的博弈结果也会是出人意料和违反很多人意愿的。比如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就是正义的化身,专门替天行道似的。但这其实是对美国民主模式的完全误解。更确切的说,这种理解其实就是中国“青天文化”的一种移植而已。举个例子,两年前,美国最高法院就曾经判定,公司团体可以合法资助政治选举。当时美国舆论也是非常震惊,很多人哀叹民主已死。再早一些,一位养老院的看护妇长期没有加班工资,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索要赔偿,最后竟然被九位大法官全票否决。这一决定也震动了美国社会。

毫无疑问,民主制度绝不是完美的,也永远不可能完美,选票也只是博弈的方式,并不能代表天堂的降临。但这绝不构成否定民主制度具有历史性进步意义的理由。真实民主最重要的现实价值,是在于提供了一个令弱势者可以与强者博弈的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地实现社会正义,使得弱势者不再那么的弱势,强势者不再恒强,从而不至于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后酿出大麻烦。目前而言,还没有任何其他社会制度能够提供类似的功能。经济学有两条基本原理,其一是资源有限,其二是人性自利。这两点谁也无法回避。人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同时由于社会中个人的资源分配不均,因而绝对的公平根本是不可能的,有人总是处于优势地位,有人总是处于劣势,这是社会现实。 而民主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在承认现实不平等的条件下,提供了一个“次优”的选择。

在我所经历的这件小事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式民主制度的很多细节和优势所在。先从一个国内的例子说起。昨天在网上看到国内一位知名媒体人作家关于香港的一篇评论文章,其中这么一句话特别令我有所感触。作者说,“所谓正常社会就是“事情有人做、事情有人管”,也就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一种古老的“青天政治”情节,与现代法治观念格格不入,甚至是在为极权主义者手里递“刀把子”。可以这么说,“管”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思维方式:有问题,就要有一个官去管。而正是这种“官”和“管”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国内政府机构不断的膨胀。但是我的疑问是,“管”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就不能尝试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呢?即放弃自上而下垂直“管”的理思维方式,而采用水平方式的民间自治?这样既可以把矛盾消解于最底层,政府也可以专心致力于必要的公民服务。

根据我在网路上的观察,目前国内类似的房客、业主与房东、物业管理之间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大家也习惯于呼吁所谓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等等,但实际上问题往往很难妥善解决,因为并没有人在“管”,不少最后都演化成冲突事件。而在美国,这类问题是完全的民间协调行为,虽然也数量极大,但很少构成社会问题。关键之处,首先在于民主制度之下,当事人无需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所谓“有人管”上,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作为与房东法律地位平等的一方,资源上处于劣势的房客有着清晰的法律渠道和法律援助去解决纠纷。很多城市里都会设置民间的“调解中心”,有问题的双方可以前往寻求第三方仲裁。如果问题仍然不能解决,进一步可以寻求法律意见,最后才是通过法院来解决。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即在民主制度大背景下,承认矛盾是社会常态,没有人会追求所谓表面上的“和谐社会”。

如果从理论上稍微拔高总结一下,上面的论述在实质上,是关于不同社会所奉行的政治哲学的一点思考,如何解决利益主体之间冲突的不同方式,反映出的是水平型社会关系与垂直型社会关系的重大区别。后者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垄断,社会普罗大众无法发出声音,而一旦管理者不作为或者有所偏颇,则整个社会就可能会陷入混乱,矛盾四起却无法解决。一般而言,社会本身就具有矛盾的调节能力,这一点在前者的社会关系类型之下,就特别明显,比如我所经历的那些民间法律援助组织,在美国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但中国社会则很不幸,正如秦晖教授的描述,在1949年之后,民间社会基本被消灭殆尽,权与利空前集中,因而社会力量自我调节矛盾的能力就特别的微弱,弱势阶层往往在利益冲突中受害最深,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

谈及民主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自由”,因为在我看来,民主的终极目的,就是个人的“自由”。最近香港中文大学的周保松教授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论及如何理解“自由”及其社会意义。周教授的文章浅显易懂,没有长篇大论引用名人名言,没有拗口的专业名词,令我这样的外行读者受益匪浅,也有所思考。他在文章中认为,“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免于束缚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状态。自由的反面,是通过暴力、奴役、屈从、恐惧,以及种种有形无形和内在外在的手段限制人的意志和行动。争取自由,就是争取从种种不合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很显然这一定义深受西方左派的观念影响,基本上是从单方向“抵抗”的角度出发。对此定义我认为尚有欠缺之处。法律的终极意义在于使好人得到保护。回到“自由”的概念上,我的理解是“所有人的行为免于恐惧”。

通过在美国社会中处理这样一件小小的纠纷,可以清楚地放大到民主制度下,如何通过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来实现矛盾的低成本化解,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达到一种人与人之间“免于恐惧”的状态,也就是初步具有了“自由”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和谐的前提,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永恒的存在。作为一种陈旧的政治哲学思维方式,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是很明显的,一切都要有官来“管“的思维模式,只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在社会关系已经高度复杂的今天,坚持这种自上而下垂直的治理模式,已经完全无力与水平模式的民主制度继续竞争下去,更不可能产生出代表社会进步的“自由”。当今中国社会冲突不断,比如今天的四川什邡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例子。市场经济正在催生一个要求基于水平社会关系的权利结构,而集权制的得利者仍在试图维护金字塔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因而二者之间的冲突将是无可避免的。可以预见,这种新旧政治哲学之间持续不断的冲突及其带来的街头骚乱,极有可能将是未来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标志。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0060
=======================

You said, "就是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简单地搜索了一下,竟然发现在本州的民事纠纷中,房东--房客的各种纠纷竟然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这么多的纠纷是如何解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花了几天的时间作了专题的研究,一时间硕果累累,也算长了不少见识。首先本地有一些专门的民间组织,最大的有比如“房客联合会”和另外一家叫做“大地后盾”的组织,都可以提供房东--房客关系的法律知识咨询。根据统计,仅“房客联合会”去年一年之内就接到了三万多个电话咨询。同时还有一些全国性的民间组织如“美国志愿者”等,可以给市民提供免费律师咨询。而当地的律师协会也有专门的免费咨询服务时间。"

Would you please detail the above process in English? Especially, I'd like to know your search procedure, how did you get to those results?  You may just give me some key words you used to begin with at Google, or some websites you mentioned.
~~~~~~~~~~~~~~~~
It was pretty straightforward. I just searched Google and used key words such as "tenant landlord law", "tenant landlord disputes:, "tenant legal assistance", "tenant legal clinic". 

Normally, every state and city has tenant-landlord law and some regulations. Of course, when searching , always use your city as one of key words because laws are always localized.

If you are not sure, at first you can check with your state and city attorney general's office web page. They might not be able to help you directly. But their pages will show you where you can find useful information. 

Or you can go to a public library and talk to a librarian. 

You also can search your county's Bar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